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

西方中世紀的「意象天地」和神秘性顫動:勒高夫(Jacques Le Goff)《中世紀英雄與奇觀》的讀書心得

周樑楷/文
2008年5月

本書以圖像和文字的對話,呈現歐洲中世紀的歷史元素,共譜了當時人們的神秘性顫動。作者指出,中世紀的這種「意像天地」就是他們一切想像和創造的活泉。

現代人求知和受教育的方式,往往一味強調理智或分析,結果反而扼殺了孩童時代既有的交感想像力。尼采曾經說:「小心!別在驅逐你心中的魔鬼時,一併丟棄了你心中最好的東西。」

這本書不僅是歷史,而且能激發我們心中原始的神秘顫動,活化交感想像的能力。

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

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

前言:什麼是歷史意識

近三十年來在華語文社會的著述裡,「歷史意識」已經成為常見的名詞。就像「歷史文化」一樣,許多人也都不假思索,人云亦云,很自然地隨著援用。所謂辭達而已矣,這種現象本來就是順著語言傳播的通性,並不稀奇。只是當這些名詞與學術或教育等嚴肅的議題發生關聯時,勢必要先探個究竟,以便釐清一些問題。

1983年,任教於東海大學的胡昌智曾經以〈什麼是歷史意識?〉為題,在《思與言》雜誌中說明這個名詞的涵意。他根據當代德國史家呂琛(Joern Ruesen)的說法,進一步列舉實例,闡釋歷史意識的幾種類型(typology)。在當時,這篇文章一度引起了人們的興趣而加以引用,只可惜後來未再繼續深入討論。呂琛本人由於近二十年來不斷營造個人的史學,建構博大的思想體系,顯然已經超越了自己,也不再應用所謂歷史意識的四種類型了。

歷史意識是由英文historical consciousness和德文Gsechichtsbewusstsein翻譯而來的。在史學界裡,這個名詞常常和歷史思維(historical thinking)、歷史心態(historical mindedness)或歷史方法(historical method)交互替用,甚至偶而也被視為歷史主義(historicism)的同義詞。1986年的某一天,我個人因為心境上略有所悟,為了勵志和自勉,在劄記上寫著:「治史的意義,在於歷史意識、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不斷錘鍊和昇揚。」這句話中的歷史意識其實和上述歷史思維等名詞並沒有顯著的差別;只是我個人因為平時也關注歷史教育以及大眾文化,日後逐漸將歷史意識的應用外延擴大,兼而涉及影視史學、歷史教材、大眾史學(public history)和「大家來寫村史」等領域。這種治史的取向,呂琛、胡昌智和我之間可以說得上意趣相投,所以三人之間一直保持著師友的關係。

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,我隨著清華大學的張元參與中學的歷史教育。本來我們以為這份工作屬於百年樹人之業,需要集眾人之力,長期經營,才能累積成效,個人只憑著一點理想,默默耕耘就可以了。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,在最近三年中前後兩次激起了全國性的爭論,連大眾媒體及網路上也喧騰一時。綜觀當時的公眾輿論,不論持正面或負面者,鮮少針對歷史意識而發。其實追根究底,把歷史意識列為歷史教育的首要目標才是關鍵之所在。經過這些風波,我們反而更加警惕,自我檢討,避免自以為是。

《思想》雜誌的編輯同仁對學術文化深懷理想。他們明眼察覺:歷史意識已成為嚴肅的議題,因而決定以這個專題當作創刊號的內容。我應邀撰文參與討論,既感榮幸,也覺得不容推辭。能有機會表述「什麼是歷史意識?」是我個人的責任,同時也藉機向各界討教。


全文請見:
周樑楷,2006年02月〈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〉,《思想》,第02期,台北,p.125-162。